HG/T 3792-2005《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标准HG/T 3792-2005是按照纸质版HG/T 3792-2005《交联型氟树脂涂料》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属于原文照搬请放心参考。 
		
		
			ICS 87.040  G 51  备案号:16338-2005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3792-2005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Crosslinking fluorocarbon resin coatings 
		
		
			2005-07-10发布 200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5658-2002《建筑用氟树脂涂料》和JIS K 5659-2002《钢结构物用氟树脂涂料》。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常熟市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大连振邦氟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衡峰氟碳材料有限公司、珠海市氟特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光辉化工有限公司、宁波市科技园区东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宏丰集团建材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光工业有限公司、香港富生集团企业有限公司、南京天祥涂料有限公司、阜新氟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市丽装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摩天氟碳科技有限公司、大金氟涂料(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明远氟涂料有限公司、深圳嘉达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瑛、朱东、丁念承、龙连原、刘谦、侯汉亭、毛翠霞、王国美、王万令、胡基如、费植煌、李洪经、吴彦军、周法现、雷智斌、陈彪、张时流、熊永强、彭菊芳、吴璇。 
		
		
			本标准为苜次发布。 
		
		
			本标准委托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联型氟碳涂料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含反应性官能团的氟树脂为主要成膜物并加入颜填料(清漆不加)、溶剂、助剂等辅料作为主剂、以脂肪族多异氰酸醋树脂为固化剂的双组分常温固化型建筑外墙用面漆和金属表面用面漆。 
		
		
			本标准还适用于以含反应性官能团的氟树脂为主要成膜物,以氨基树脂或封闭型脂肪族多异氰酸酯树脂为交联剂,并加入颜填料(清漆不加)、溶剂、助剂等辅料制成的单组分烘烤固化型金属表面用面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00-1988  碳素结构钢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724-1979 (1989)  涂料细度测定法 
		
		
			GB/T 1728-1979(198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1740-1979 (1989)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   17 71-19 91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eqv IS0 7253:1984) 
		
		
			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eqv ISO11341:1994) 
		
		
			GB/T 6682-199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0 3696:1987) 
		
		
			GB/T 6739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6742-1986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neq IS0 1519:1973) 
		
		
			GB/T 6751-1986  色漆和清漆  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eqv ISO 1515 1973) 
		
		
			GB/T 9266-1988  建筑涂料  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 
		
		
			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  标准试板(eqv IS0 1514:1984) 
		
		
			GB/T 9274  1988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eqv IS0 2812:1974) 
		
		
			GB 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 9278-1988,eqv IS0 3270:1984)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eqv IS0 2409;1992) 
		
		
			GB/T 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 9754-1988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 4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eqvIS0 2813:1978) 
		
		
			GB/T 9757-2001  溶剂型外墙涂料 
		
		
			GB/T 13491  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JC/T 4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 
		
		
			JG/T 25-1999  建筑涂料  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 
		
		
			IS0 15528:2000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3产品分类 本标准根据交联型氟树脂涂料的两个主要应用领域,分为两种类型,Ⅰ型为建筑外墙用氟树脂涂料,Ⅱ型为金属表面用氟树脂涂料。 
		
		
			4  要求 
		
		
			产品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表1  要求 
		
		
			
				
					| 
						 
							项目 
						 
					 | 
					
						 
							指标 
						 
					 | 
				
				
					| 
						 
							Ⅰ建筑用 
						 
					 | 
					
						 
							Ⅱ金属用 
						 
					 | 
				
				
					| 
						 
							不挥发物,%≥ 
						 
					 | 
					
						 
							白色和浅色 
						 
					 | 
					
						 
							  
						 
					 | 
					
						 
							50 
						 
					 | 
				
				
					| 
						 
							其他色 
						 
					 | 
					
						 
							  
						 
					 | 
					
						 
							40 
						 
					 | 
				
				
					| 
						 
							溶剂可溶物氟含量,%≥ 
						 
					 | 
					
						 
							双组份(漆组分) 
						 
					 | 
					
						 
							≥18(国标),≥22(一等品),≥24(优等品) 
						 
					 | 
				
				
					| 
						 
							干燥时间,h≤ 
						 
					 | 
					
						 
							表干(自干漆) 
						 
					 | 
					
						 
							2 
						 
					 | 
				
				
					| 
						 
							实干(自干漆) 
						 
					 | 
					
						 
							24 
						 
					 | 
				
				
					| 
						 
							烘干(140℃) 
						 
					 | 
					
						 
							  
						 
					 | 
					
						 
							0.5 
						 
					 | 
				
				
					| 
						 
							遮盖率≥ 
						 
					 | 
					
						 
							白色和浅色 
						 
					 | 
					
						 
							0.90 
						 
					 | 
				
				
					| 
						 
							其他色 
						 
					 | 
					
						 
							商定 
						 
					 | 
				
				
					| 
						 
							涂膜外观 
						 
					 | 
					
						 
							正常 
						 
					 | 
				
				
					| 
						 
							重涂性 
						 
					 | 
					
						 
							重涂无障碍 
						 
					 | 
				
				
					| 
						 
							光泽(含铝粉、珠光颜料的涂料除外) 
						 
					 | 
					
						 
							商定 
						 
					 | 
				
				
					| 
						 
							铅笔硬度(擦伤)≥ 
						 
					 | 
					
						 
							F 
						 
					 | 
				
				
					| 
						 
							耐冲击性,cm≥ 
						 
					 | 
					
						 
							40 
						 
					 | 
				
				
					| 
						 
							附着力,级≤ 
						 
					 | 
					
						 
							1 
						 
					 | 
				
				
					| 
						 
							耐弯曲性,mm≤ 
						 
					 | 
					
						 
							3 
						 
					 | 
				
				
					| 
						 
							耐酸性(168h) 
						 
					 | 
					
						 
							无异常 
						 
					 | 
				
				
					| 
						 
							耐砂浆性(24h) 
						 
					 | 
					
						 
							无异常 
						 
					 | 
				
				
					| 
						 
							耐碱性(168h) 
						 
					 | 
					
						 
							无异常 
						 
					 | 
				
				
					| 
						 
							耐水性(168h) 
						 
					 | 
					
						 
							无异常 
						 
					 | 
				
				
					| 
						 
							耐湿冷热循环性(10次) 
						 
					 | 
					
						 
							无异常 
						 
					 | 
				
				
					| 
						 
							耐洗刷性,次≥ 
						 
					 | 
					
						 
							10000 
						 
					 | 
				
				
					| 
						 
							耐污染性 
						 
					 | 
					
						 
							通过 
						 
					 | 
				
				
					| 
						 
							耐沾污性(白色或浅色)。%(含铝粉,珠光颜料的涂料除外) 
						 
					 | 
					
						 
							10 
						 
					 | 
				
				
					| 
						 
							耐溶剂擦拭性,次,≥ 
						 
						
							(Ⅰ型为二甲苯,Ⅱ型为丁酮) 
						 
					 | 
					
						 
							100 
						 
					 | 
				
				
					| 
						 
							耐湿热性 
						 
					 | 
					
						 
							  
						 
					 | 
					
						 
							1000h不起泡,不生锈,不脱落 
						 
					 | 
				
				
					| 
						 
							耐盐雾性 
						 
					 | 
					
						 
							  
						 
					 | 
					
						 
							1000h不起泡,不生锈,不脱落 
						 
					 | 
				
				
					|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 
					
						 
							白色或浅色 
						 
					 | 
					
						 
							2500h不起泡,不生锈,不脱落 
						 
					 | 
					
						 
							2500h不起泡,不生锈,不脱落 
						 
					 | 
				
				
					| 
						 
							粉化/级≤ 
						 
					 | 
					
						 
							1 
						 
					 | 
					
						 
							1 
						 
					 | 
				
				
					| 
						 
							变色/级≤ 
						 
					 | 
					
						 
							2 
						 
					 | 
					
						 
							2 
						 
					 | 
				
				
					| 
						 
							失光/级≤ 
						 
					 | 
					
						 
							2 
						 
					 | 
					
						 
							2 
						 
					 | 
				
			
		
		
			
		
		
 
		
    5试验方法 
		
			
		
		
			5.1  取样 
		
		
			产品按IS0 15528:2000规定取样。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 
		
		
			5.2试验环境 
		
		
			试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应符合GB 9278的规定。 
		
		
			5.3试验样板的制备 
		
		
			5.3.1  底材及底材处理 
		
		
			5.3. 1.1  Ⅰ型检验用试板除遮盖率项目用聚酯膜,光泽用玻璃板外,其余均用符合JC/T 412-1991表2中1类板(加压板,厚度为4 mm—6 mm)技术要求的石棉水泥平板。玻璃板的要求及玻璃板和石棉水泥板的处理应符合GB/T 9271-1988中的规定。 
		
		
			5.3.1.2  Ⅱ型检验用试板除遮盖率项目用聚酯膜,光泽项目用玻璃板,干燥时间、耐弯曲性和耐冲击性用马口铁板外,其余均用钢板(或商定的底材、,玻璃板、马口铁板和钢板的要求应符合GB/T 9271-1988的规定,底材处理方式商定。 
		
		
			5.3.2试样准备 
		
		
			按产品规定的组分配比混合均匀并放置规定的熟化时间后制板,遮盖率项目不加稀释剂。 
		
		
			5.3.3制板要求 
		
		
			5.3.3.1  Ⅰ型制板要求(可参考附录A中表A.1) 
		
		
			Ⅰ型制板时如没有特别规定则采用空气喷涂法制板(遮盖率项目采用刮涂法制板).膜厚根据同时喷涂的钢板的厚度来控制。 
		
		
			干燥时间、遮盖率、光泽、耐污染性、耐溶剂擦拭性五项只用氟树脂涂料进行制板和检验。 
		
		
			如氟树脂涂料仅有色漆,除遮盖率项目外均为喷涂2道,每道间隔24 h,每道厚度为(25士5)μm; 
		
		
			如氟树脂涂料为色漆、清漆配套体系,干燥时间项目色漆、清漆分别喷涂2遭制板后分别检验,每道间隔24h,色漆每道厚度为(20士3)μm,清漆每道厚度为(20士3)μm;遮盖率项目只对色漆进行检验;光泽、耐污染性和耐溶剂擦拭性项目为喷涂3道后检验(2道色漆和1道清漆j,每道间隔24h,色漆每道厚度为(20±3)μm,清漆厚度为(10士2)μm。 
		
		
			注:当色漆为金属闪光漆或珠光漆时,上述项目(除干燥时间、遮盖率)制板要求可由涂料供应商提供,但总厚度应在(50±1O)μm范围内。 
		
		
			遮盖率项目试板养护期为1d;光泽项目试板养护期为2d;耐污染性、耐溶剂擦拭性项目试板养护期为7d。 
		
		
			其余需制板项目均为用氟树脂涂料和相应配套体系的涂料来进行制板,其配套体系涂料品种、涂装道数、涂装间隔时间、涂层厚度等要求由涂料供应商提供,养护期均为7d。通常情况需用配套体系涂料制板的项目应使用统一的制板要求。 
		
		
			5.3.3.2  Ⅱ型制板要求(可参考附录A中表A.2) 
		
		
			Ⅱ型制板时如没有特别规定则采用空气喷涂法制板(遮盖率项目采用刮涂法制板)。 
		
		
			干燥时间、遮盖率、光泽、铅笔硬度、耐冲击性、耐弯曲性、耐污染性和耐溶剂擦拭性八项只用氟树脂涂料进行制板和检验: 
		
		
			如氟树脂涂料仅有色漆,除遮盖率项目外均为喷涂1道,厚度为(25±5)μm; 
		
		
			如氟树脂涂料为色漆、清漆配套体系,干燥时间项目色漆、清漆分别喷涂1道制板后分别检验,色漆每道厚度为(20土3)μm.清漆每道厚度为(10±2)μm;遮盖率项目只对色漆进行检验;光泽、铅笔硬度、耐冲击性、耐弯曲性、耐污染性和耐溶剂擦拭性项目制板为喷涂2道(1道色漆和1道清漆),色漆厚度为(20士3)μm,清漆厚度为(10土2)μm,每道间隔24 h。 
		
		
			注:当色漆为金属闪光漆或珠光漆时,上述项目制板(除干燥时间、遮盖率)要求可由涂料供应商提供,但总厚度应在(30士5)μm范围内。 
		
		
			遮盖率项目试板养护期为l d,光泽项目试板养护期为2d,铅笔硬度、耐冲击性、耐弯曲性、耐污染性和耐溶剂擦拭性项目试板养护期为7d。 
		
		
			注:烘烤型涂料制板时厚度和涂装道散同上,喷涂的间隔时间和固化温度(除遮盖率项目)等由涂料供应商提供。遮盖率项目试板在(50士2)℃条件下放置3h后测试,其余所有制板项目烘烤固化后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h后测试。 
		
		
			其余需制板项目均为用氟树脂涂料和相应配套体系的涂料来进行制板,其配套体系涂料品种、涂装道数、涂装间隔时间、涂层厚度等要求由涂料供应商提供,养护期均为7 d(烘烤型涂料烘烤固化后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h后测试)。通常情况需用配套体系涂料制板的项目应使用统一的制板要求。 
		
		
			注:1型和Ⅱ型中常温固化型涂料产品的试板养护期较长,为方便操作,可按涂料供应商提供的烘烤条件进行加速固化后试验,所有制板项目烘烤固化后在标准条件下放置3h后测试。 
		
		
			5.4容器中状态 
		
		
			打开容器,用调刀或搅棒搅拌,允许容器底部有沉淀,若经搅拌易于混合均匀,则评为“搅拌后均匀无硬块”。双组分涂料应分别进行检验。 
		
		
			5.5细度 
		
		
			按GB/T 1724-1979(1989)规定进行。双组分涂料应分别进行检验;含铝粉、珠光颜料的涂料组分不进行此项检验。 
		
		
			5.6不挥发物 
		
		
			按GB/T 6751-1986规定进行。将产品各组分(不包括稀释剂)按产品规定比例混合后进行试验。 
		
		
			5.7  溶剂可溶物氟含量 
		
		
			按附录B进行。 
		
		
			5.8  干燥时间 
		
		
			按GB/T 1728-1979(1989)规定进行,其中表干按乙法,实干(包括烘干)按甲法进行。 
		
		
			5.9遮盖率 
		
		
			按GB/T 9757-2001中5.7对比率测试方法(聚酯膜法)进行, 
		
		
			5.10涂膜外观 
		
		
			样板在散射阳光下目视观察,如果涂膜均匀,无流挂、发花、针孔、开裂和剥落等涂膜病态,则评为“正常”。 
		
		
			HG/T 3792-2005 
		
		
			5. 11  适用期(烘烤型除外) 
		
		
			将涂料各组分的温度预先调整到(23士2)℃,然后按产品规定的比例(稀释剂比例为范围时取中间值)混合均匀后,取出300 mL装入500 mL密封良好的铁罐中,放置在(23士2)℃条件下Sh后,按5.4和5. 10的要求考察容器中状态和涂膜外观。如果试验结果符合5.4和5.10的要求,同时在制板过程中喷涂无障碍,则评为“通过”。如氟树脂涂料有色漆和配套清潦,应分别进行试验。 
		
		
			5. 12重涂性 
		
		
			如氟树脂涂料有色漆和配套清漆时,应分别进行重涂性试验。 
		
		
			按产品规定的配套体系、厚度、间隔、干燥条件等要求喷涂二块样板(喷涂到待考察的氟树脂涂层为止,如氟树脂涂料有配套色漆和清漆,考察色漆时,则只喷涂到色漆涂层),Ⅰ型放置7d后,Ⅱ型放置2d后(烘烤型涂料样板烘烤固化后放置th后),将其中一块试板作为原始试板,取另一块试板按要求喷涂待考察的氟树脂涂料,放置7d后(烘烤型涂料样板烘烤固化后放置th后),在散射光下目视观察试板涂膜表面应无缩孑L、开裂、凹坑、气泡、剥落等涂膜病态,与原始试板相比,起皱、发花、流挂不明显,按5.16进行附着力试验.氟涂层间附着力性能不下降或下降不超过1级则评为“重涂无障碍”。 
		
		
			注:Ⅰ型和Ⅱ型中常温固化型涂料产品也可按涂料供应商提供的烘烤条件进行加速固化后试验。 
		
		
			5. 13光泽(60。) 
		
		
			按GB/T 9754-1988规定进行。对于金属闪光漆和珠光漆类,该方法并不适用,仅作为参考方法。 
		
		
			5. 14铅笔硬度 
		
		
			按GB/T 6739规定进行。 
		
		
			5. 15耐冲击性 
		
		
			按GB/T 1732-1993规定进行。 
		
		
			5. 16  附着力 
		
		
			按GB/T 9286-1998规定进行。 
		
		
			5. 16.1  Ⅰ型用单刃刀具沿样板长边的平行和垂直方向各平行切割3道,每道间隔5 mm.网格数为4格,不进行胶带撕离试验。 
		
		
			5. 16.2  Ⅱ型先将样板按GB/T 1733--1993中要求浸泡24 h后,取出用滤纸擦去表面水分,放置2h后进行附着力试验,需进行胶带撕离试验。 
		
		
			5. 17耐弯曲性 
		
		
			按GB/T 6742- 1986规定进行。 
		
		
			5. 18耐酸性 
		
		
			接GB/T 9274-1988中浸泡法进行。浸入50g/L硫酸(化学纯)溶液中168 h。在散射阳光下目视观察,如三块试板中有二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1995进行描述。 
		
		
			5. 19耐砂浆性 
		
		
			将75 g Ca0(化学纯)和225 g干沙与适量水混合制成砂浆,其中Ca0和干砂应用10目筛网过筛。 
		
		
			立即用合适的模框在样板表面堆砌成长为52 mm、宽为25 mm、厚为12 mm的砂浆块,然后在(47±1)℃、相对湿度(96±2)%条件下放置24 h,取出后用湿布或10%HCL溶液清除掉砂浆残留物。在散射阳光下目视观察.如三块试板中有二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变色和失光等漆膜病态现象则评为“无变化”。如出现以上漆膜病态,按GB/T 1766-1995进行描述。 
		
		
			注;橙色、黄色和金属闪光涂层允许有轻微失光或变色,这一点在选择颜色前相关方应予以讨论确定。 
		
		
			5. 20耐碱性 
		
		
			按GB/T 9274-1988中浸泡法进行。浸入50 g/L氢氧化钠(化学纯)溶液中168 h。在散射阳光下目视观察,如三块试板中有二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1995进行描述。 
		
		
			5.21  耐水性 
		
		
			按GB/T 1733-1993中浸泡法进行。浸入符合GB/T 6682-1992规定的三级水中168 h,在散射阳光下目视观察,如三块试板中有二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1995进行描述。 
		
		
			5. 22耐湿冷热循环性 
		
		
			按JG/T 25的规定进行。共10次循环[(23士2)℃水中浸泡18 h,(- 20±2)℃冷冻3h,(50士2)℃热烘3h为一次循环。循环完成后,在散射阳光下目视观察,如三块试板中有二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1995进行描述。 
		
		
			5. 23耐洗刷性 
		
		
			除试板制备外,按GB/T 9266-1988规定进行。同一试样制备两块试板进行平行试验。洗刷至规定次数时,两块试板中有一块试板氟涂层(包括所有含氟涂层)未刷透,则认为耐洗刷性合格。进行本项目试验时应使用与氟树脂涂料颜色能明显区分的配套中涂或底涂。 
		
		
			5.24耐污染性 
		
		
			用红色油性记号笔在涂膜表面涂三条面积约为3 mm×30 mm昀痕迹,放置24 h后,用脱脂棉蘸适量95%的乙醇连续擦拭痕迹处5次往复,二块试板中如有一块试板涂膜表面不留明显痕迹,则认为“通过”。 
		
		
			红色油性记号笔由供需双方商定。 
		
		
			5. 25耐沾污性 
		
		
			按GB/T 9757-2001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 
		
		
			5. 26耐溶剂擦拭性 
		
		
			按附录C进行。 
		
		
			5. 27耐湿热性 
		
		
			按GB/T  1740-1979 (1989)规定进行。如出现起泡、生锈、脱落等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1995进行描述。 
		
		
			5. 28耐盐雾性 
		
		
			按GB/T   17 71-19 91规定进行(试板不划线),底材采用GB/T 700-1988中牌号为Q195钢板。如出现起泡、生锈、脱落等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1995进行描述。 
		
		
			5. 29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按GB/T 1865-1997规定进行。结果的评定按GB/T 1766-1995进行。 
		
		
			注1:天然暴晒也是户外用涂料重要试验项目之一,由于试验需长期进行,所以难以作为产品质量验收的试验项目。 
		
		
			但是天然暴晒更接近涂料实际使用环境,根据试验结果可准确预测按相同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生产的涂料的实际耐候性,其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注2:5.18、5.20、5.27、5.28和5.29中试板进行封边和封背时应注意选用合适的涂料,确保试验过程中封边、封背的涂膜不破坏。 
		
		
			6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6.1.1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2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容器中状态、细度、不挥发物(Ⅱ型)、干燥时间、遮盖率、涂膜外观、光泽、铅笔硬度(Ⅱ型)、耐冲击性(Ⅱ型)、附着力、耐弯曲性(Ⅱ型)、耐溶剂擦拭性。 
		
		
			6-1-3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所列的全部技术要求。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耐湿热性(Ⅱ型)、耐盐雾性(Ⅱ型)、耐人工气候老化性可根据需要进行检验;溶剂可溶物氟含量、适用期、重涂性、耐酸性、耐砂浆性(Ⅰ型)、耐碱性(Ⅱ型)、耐水性(Ⅰ型)、耐湿冷热循环性、耐洗刷性(Ⅰ型)、耐污染性、耐沾污性(Ⅰ型)每年至少检验一次。 
		
		
			6.2检验结果的判定 
		
		
			6.2.1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 1250-1989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6.2.2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本标准要求时,该产品为符合本标准要求。 
		
		
			7标志、包装和贮存 
		
		
			7.1  标志 
		
		
			按GB/T 9750-1998的规定进行。对于由双组分配套组成的涂料,包装标志上应明确各组分配比。 
		
		
			7.2包装 
		
		
			按GB/T 13491-1992中一级包装要求的规定进行。 
		
		
			7.3贮存 
		
		
			产品贮存时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并应隔绝火源,远离热源。产品应根据类型定出.贮存期,并在包装标志上明示。 
		
		
			





